为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,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,曲阜夫子学校小学部开展了以“趣味科学实验”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。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记录,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奥秘,在发现中感受成长的乐趣。 观察自然美,感知生命趣——一年级“蜗牛大调查” 

一年级学生通过暑期饲养蜗牛,观察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及其外部特征、身体构造等,并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发现的内容。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与耐心,感受观察发现的乐趣。 摩擦力的奇妙力量——二年级“筷子提大米”实验
二年级学生则通过“筷子提大米”实验,直观感受了摩擦力的作用。孩子们将大米装满塑料杯,插入五根筷子后压实,轻轻一提,便能将整个杯子轻松提起。通过这一趣味实验,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了摩擦力的形成原理,增强了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。 探索浮力的奥秘——三年级“浮力的奇妙变化”
三年级学生通过“浮力的奇妙变化”实验,深入了解了液体浮力的概念。他们将乒乓球放入矿泉水瓶中,先倒入一半水观察其状态,再用手堵住瓶口,观察球的浮沉变化。当瓶口被堵住时,水积在乒乓球下方,产生向上的浮力,使球“浮”起来;而当水流出后,浮力消失,球则沉入瓶底。 水珠的形成之谜——四年级“水珠从哪里来”
四年级同学围绕“水珠从哪里来”展开了科学探究。他们使用两个烧杯、两块玻璃片,分别加热其中一块玻璃片后放置在烧杯上方,观察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珠的过程。实验结果显示,水蒸气在冷的玻璃片上更容易凝结成水珠,且温度越低,水珠形成的速度越快、数量越多。 光的魔法:消失的颜色——五年级“光的全反射”实验
五年级同学则挑战了“消失的颜色”实验,探索光的全反射现象。他们将彩色图像放入透明塑料袋中,观察不同角度下图像颜色的变化。实验揭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规律:当光线在特定角度下无法穿过空气等介质时,就会“迷路”而无法到达人眼,导致颜色“消失”。 本次暑期科学实践活动以“趣味+探索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验项目,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,在观察记录中提升思维能力。学校将继续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载体,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成长,在实践中创新,为未来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 文字:张玉瑶 图片:小学部数学组 |